当前位置:

首页 产业专题 污水变资源 微藻“显神通”

污水变资源 微藻“显神通”

浏览:11703 来源:新华网 作者:刘坤 时间:2025-03-24


    近年来,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,针对污染物转化与污水资源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。研究结果表明,利用微藻处理后的生活污水、水产养殖尾水、畜禽养殖污水、榨菜生产污水、酿酒污水和黑臭水体等,不仅水质达到排放标准,还能变废为宝,转化为饲料和生物肥料。


  “微藻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的藻类群体,我们筛选培育以污水中所含的碳、氮、磷等元素为‘食’的微藻,利用它们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饲料和生物肥料,从而实现污染资源化利用、二氧化碳减排等目标。”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负责人谭周亮说。

  2016年,科研团队在开展重离子束辐照小球藻研究时,意外发现小球藻突变株对氮、磷元素表现出良好的吸收和同化能力。

  在随后的研究中,科研团队开展了突变藻株的氨氮耐受性、生活污水处理厂现场小试和中试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示范、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研究。

  2022年,科研团队经过多项研究发现,突变藻株在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和黑臭水体方面表现出色。不仅处理后的水体水质达到相应排放标准,所回收的藻体还富含蛋白质,证明微藻可成为优质的饲料来源,为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。

  2024年,经科研团队实际测试,利用微藻处理过的生活污水,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。


  2024年,科研团队建立生活污水现场小试进行微藻深度处理,并将处理后的藻体制成藻肥,开展肥效评价实验。结果显示,施用藻肥不仅能有效减少化肥的施用量,还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。

  “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推广,微藻处理污水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助推污水高碳处理工艺转型为‘低碳生产工艺’,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。”谭周亮表示。

上一篇:西南首个裸眼3D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成都 下一篇:2025“春游达州”赏花消费季浪漫启幕

电话:028-85177758 18980687036 17340199745 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锦里中路12号彩虹大厦406室

版权所有:巴蜀智库 Copyright ©2020-2025 by www.bszk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主管单位: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

备案号:蜀ICP备2021028228号-1 川公安备 51010502010511号